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正文

医药   科技   地产   汽车   旅游   时尚   文化   大数据

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向西服务全国 向东服务西部 _ 中国趣味证券网
来源: 中国趣味证券网客户端           整理时间:2019-10-16 15:25:57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共有23个物流枢纽入选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陕西西安在名单之列。

  作为中国内陆港建设的首倡者和陆港建设标准的引领者,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所在地——西安国际港务区,是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和陕西自贸区的核心板块,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其区域累计投资超过350亿元,以招商局物流、中国邮政京东、传化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龙头企业纷纷落户。

  西安陆港型国家枢纽正在成为国家构建向西服务全国、向东服务西部地区的主要抓手与核心平台,其打造的“枢纽设施集成连片布局+产业依托枢纽聚集发展+港城一体化同步跃升”的发展模式,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示范,为世界与中国解决内陆地区创新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样板”。

  西安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优势条件

  近年来,西安积极把握国家战略聚焦的历史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多重国家战略,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航空、航天、集成电路产值稳居全国前5位;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产业集群进入千亿级方阵,2018年全市GDP达到8349.86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谈及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西安国际港务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西安的五个优势条件: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陕西省提出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的战略部署,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的若干政策》等加快物流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二是立体化物流枢纽网络基本成型。西安作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铁路物流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铁路网;公路物流构筑起了“一环十二辐射”的公路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国家民航总局在全国布局的八大枢纽机场之一;依托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空中航线、公路物流网络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运输体系,大西安陆空、海铁、公铁一体化的物流服务网络已经形成。

  三是综合交通条件成熟。枢纽内布局了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和编组中心,公路对外通过4座互通式立交与7条高速无缝衔接,通达条件优越。中欧班列“长安号”已开行10条国际线路,覆盖中亚、中东及欧洲主要货源地和“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联通沿海主要港口,国际铁路物流通道体系初步建成。

  四是产业基础和辐射范围广。枢纽实现了对陕西西安高新技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核心产业组团的全覆盖服务。枢纽内已形成了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陕西省融资租赁示范区等为主的临港产业、商贸物流等产业体系。

  五是设施布局合理。枢纽内包括基本功能设施和延伸互补功能设施两个部分,构成“两中心六片区”的设施功能布局。“两中心”指国际铁路物流枢纽港和国际公路物流枢纽港,分别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传化丝路公路港两大主体进行建设。“六片区”指提升枢纽经济和流动经济的主要经营活动承接区:口岸服务区、综合保税区、产业转移承接区、商贸物流区、邮快件作业区、信息服务区。

  培育发展路径推动枢纽间协同共进

  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由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下属的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牵头,负责搭建公共平台、配置公共性资源。联合铁路西安局集团(中铁联集)、陆港多联公司、中国邮政、招商局物流、传化、京东、圆通等七家专业平台公司,形成“1+7+N”企业联盟,共同推进枢纽建设运营。同时秉持开放姿态,广泛吸引市场主体共同推进枢纽建设运营。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主要业务为“干支配”业务和供应链集成业务。

  干支配业务。一是国际干线业务,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已开行10条国际线路,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二是国内干线业务,目前已常态化开行西安至青岛、宁波等海铁联运线路。三是城际配送业务,目前已形成日达周边800公里范围内的城际及区域配送物流网络。

  供应链集成业务。从国际货源组织和生产运输服务两方面入手,为国家和区域商贸、制造等产业提供服务。增强对国际商贸货源的转运分拨和组织调配能力;加强与国内部分重点枢纽城市建立干线物流合作;扩大与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间的业务合作;加强金融服务以提升供应链标准化水平。着力提升口岸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推动与海关、铁路“单一窗口”的联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与场站作业效率

  “联合起来,才能将西安陆港发展壮大,为此我们将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和海铁联运班列,实现与境外枢纽节点和国内重要枢纽城市的协同,通过品牌共享、口岸共用、信息互通,实现与西安空港的协同。”西安国际港务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与境外枢纽的协同。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加大与俄铁、哈铁等境外铁路公司和场站的业务联动。利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优势,建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网络交易平台,实现网上丝路与跨境产业协同。

  与境内枢纽城市的协同。通过与各沿海港口和沿边口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物流枢纽设施,有效加强与各地枢纽间合作。

  与省内城市的协同。加强与省内能源基地和西安市其他物流基地的衔接,整合物流产业发展的有效资源,带动全省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开放发展。

  多措并举助力枢纽建设立足根本描绘发展蓝图

  “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按照‘基础设施政府主导+项目建设市场主导+枢纽运营企业联盟’的建设模式实施;按照‘存量设施整合提升为主、增量设施补短板为辅’的基本原则,建设项目分为核心平台项目和支撑平台项目。”西安国际港务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区域规划总面积12平方公里,枢纽内核心项目包括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等7个项目,总投资116.4亿元;支撑项目包括传化丝路公路港等18个项目,总投资345.33亿元。枢纽内的核心平台项目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建项目所在区域土地均为建设用地,未来功能扩展的新建项目土地储备3.6平方公里。计划配套推进实施的集疏运体系项目主要包含道路基础设施和场站作业设施项目。

  为保障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西安国际港务区推出四项举措: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西安市推进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进一步充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的机构和人员力量,完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顶层设计与组织协调,全面统筹推进物流枢纽建设发展工作。

  完善配套政策体系。重点从资金扶持、用地保障、项目引进、税费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完善推动枢纽建设的配套政策,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切实保障物流枢纽项目建设。

  强化物流人才支撑。充分发挥西安高校和科技资源优势,构建现代物流产学研政协同研究开发平台,完善人才服务环境,吸引国际化高水平物流人才,提升物流创新能力,充分保障物流枢纽建设人才供给。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争取将西安港纳入启运港退税试点,使在西安港开展出口业务的企业享受与海港相同的启运港退税政策。积极协调国家相关部委推动海运提单与铁路运单互认,统筹推进公路、铁路和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运单、提单单据的标准化、统一化,赋予运单物权属性。

  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将立足“一带一路”的“五通六路”要求,构建服务全球的海陆空立体化多式联运大通道体系。提升服务国家物流干支通道和国际物流合作的能力,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持续推动海铁联运班列发展,扩大长安号和“第五航权”的协同效应,构建多式联运体系。以国家物流枢纽的要素集散为导向,发展“枢纽+”产业体系,增强资源要素全球吸附力和运输效率,吸引产业转移,推动服务贸易和临港商务服务业发展,推动枢纽经济发展,打造枢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样板”。

(原标题: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向西服务全国 向东服务西部)